回轉窯的窯尾溜槽是把鏈篦機篦床上的料球直接導入回轉窯的關鍵部件,由溜槽座和溜槽組成。窯尾溜槽在窯的運轉過程中易發生折斷,為了減少此類 的發生,需要對其進行更新改造。
1)原溜槽折斷處有鑄造缺陷,材料抗彎、抗氧化能力差;
2)溜槽折彎處強度差,應力集中明顯;
3)溜槽上澆注料太厚,散熱不好;
4)尺寸偏大、偏長,高溫下變形大;
5)窯尾溫度較高,溜槽下部裸露在高溫環境中。
對窯尾溜槽更新改造
1)適當改變窯尾溜槽材質,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2)改變溜槽與溜槽座的相對關系,把溜槽座改為帶斜度的結構(溜槽寬度不變,長度加大,盡量減小溜槽懸臂長度),取消溜槽折彎(把溜槽改為直的),這樣可改善溜槽的受力。
3)在滿足槽導料要求下,把溜槽改短、改小,以提高其抗彎能力(溜槽由原來的2塊改為3塊,并且中間一塊稍大,即使溜槽間有縫隙,也可以減輕漏料)。
4)把溜槽改為通風結構(利用原窯尾冷卻風機進行通風冷卻),降低其自身溫度,相對可提高其抗氧化力及抗變形能力。另外,改為通風的餾槽呈中空箱結構,也可提高其抗彎能力。每塊溜槽尾部都留有干止裂縫,可有效防止溜槽裂紋。
5)減小溜槽上澆注料的厚度(稍覆蓋溜槽上肋板即可),減輕其運行熱負荷。
6)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窯尾溫度(這一點球閉廠已經做到)。
改造后的餾槽考慮了多種措施防止其折斷、彎曲和變形,比原溜槽使用 好、壽命長,而且現場有條件安裝,因此窯尾溜槽更新是可行的。